行业资讯
1、线网规划
线网规划是一座城市迈向轨道交通建设的第一步。
线网规划的上位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是线网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者要了解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包括:城市布局、人口、用地、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
2018年8月,住建部批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546-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0546-2009同时废止。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界定的范围目录如下:
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等。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后上报地方政府审批,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当下城市发展很快,做过一轮建设规划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2、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可由咨询公司或者设计院来做,一般时间半年到1年左右
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做建设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沿线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衔接规划等下位规划工作。确保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
最后,编制好的建设规划(含一个主报告+4个必备专题报告+视实际情况而定的非必备专题报告)及4个规划附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由业主单位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线网规划中的客流预测结果。同步还要征求国家建设部意见,建设部要求所在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汇签后上报发改委后由国务院审批。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轮建设规划,仍由国家发改委审查后,上报国务院审批;非第一轮建设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审批,报国务院备案。
建设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后,最快报批时限为1年,一般1~2年。
3、预可
也称规划方案,是对一些有可能上、但近期还没明确意见的线路做的前期研究。
在建设规划做的同时或之后,业主单位为了把握线路整体的情况,一般会委托设计院来做这些线路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线路的路由方案,车站的布置,车辆段的选址(与规划院配合)等工作,以及线路的一些重、难点工程的初步研究以及工程投资,给出推荐的整体方案供业主单位参考。
第二部分:地铁立项后的设计工作
决定后期采用什么样的设施设备。
地铁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后,进行土建施工(正式开工)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包括:工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招标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1、工可研
地铁线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后也就是立项后,才能编制和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可一般由业主单位直接委托或者通过竞标的形式来确定编制单位,一般都是设计院来做,也有由咨询公司来做的情况。
为了尽快开工,工可编制的工作会提前,可能在立项前就做好充分准备,但工可审批一定是在立项之后。
按照要求,编制和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先要以环评报告、土地预审批件、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节能评估和选址意见书为前置要件,同时配套的还有地质、客流预测、地震、防洪等12个支撑性文件。
在工可编制的过程中,每项工作均需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同工可评审意见及工可报告一起上报发改委。最后由所在省发改委批复即可。
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国家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工可报告的编制依据是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化重要地段的方案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确定线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必要性
线路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辆选型及编组、运营组织形式等主要方面,同时决定了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工程投资。
(2)技术可行性,主要包括了线路总体布局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线路专业需要确定线路的起、终点、线路走向、敷设方式、车站的合理布设等问题;运营专业需要确定线路的运营组织模式及配线布设,车辆的编组等问题;
建筑专业需要对重点车站、换乘车站做相应的方案研究(基本稳定车站出入口、风亭的位置),确定车站规模和占用土地情况,需要上报国土部审核;
结构专业需要对工程中的重、难点段进行方案研究,如下穿桥梁、铁路、重要设施等,上跨重要道路、铁路,特殊结构(穿山隧道、越江隧道、特大桥等)以及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车站及区间工法研究;
设备专业主要研究设备系统的选择及国产化率的提高以及控制中心及车辆段的资源共享问题;
车辆专业提供车辆的选择标准等;
经济专业要研究项目的投资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
(3)国产化情况也是目前工可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与国家政策的符合性:国产化、环保、节能、安全等。
工可编制的时间需要视业主单位的意愿来定,可快可慢。在形成初步可行方案,并得到业主及多方同意意见后,可将工可报告编制完成。
工程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复之后,还需要经历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才能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2、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流程:
业主单位会根据线路情况进行标段划分,形式基本一样——分设计标段和勘察标段。有时候设计勘察总承包:
01标为总体总包标,中标单位为总体单位(总体院),负责整条线路的设计牵头和整合工作(所有设计分包商在大体系下进行配合)。
其余标段分土建标(主要是建筑结构设计)、设备标(供电、通信、信号、给排水、动力照明、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扶梯屏蔽门、声屏障等)、车场标、咨询标、勘察标,中标单位为工点单位,具体负责中标任务的设计工作,但要听总体单位统一协调和管理。
案例1:
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小店南—西涧河)设计招标形式
此次设计招标包括
总包
设计咨询
土建设计01—08合同段
系统设计01-06合同段
总体总包中标单位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咨询中标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土建设计01—08合同段中标单位分别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系统设计01合同段(通信、信号系统)中标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系统设计02合同段 [通风空调与采暖、给排水及消防、气体灭火系统(不含控制中心、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中标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系统设计03合同段(供电系统)中标单位: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系统设计04合同段(综合监控、FAS、BAS、AFC、ACS系统)中标单位: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系统设计05合同段(安全门、自动扶梯、电梯及楼梯升降机系统)中标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系统设计06合同段(轨道系统)中标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案例2:杭州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招标形式如下: